近年來不管是靜觀/正念(Mindfulness)或冥想(Meditation)都變成大熱,是不少人找到內心平靜或管理情緒的入門方法。你可能覺得對兩者都一知半解,那麼現在來讓會在進行心理諮商時用到靜觀技巧的諮商師小賽帶你重新認識靜觀吧!
靜觀是什麼?
提到靜觀,你會想起什麼?很多人會聯想到冥想,或是會睡著。
在眾多問題當中,相信不少人都有以下疑問:靜觀=冥想?
冥想是流傳自古印度的其中一種瑜珈修行方法,它可以是修習正念(即靜觀)的方法,但卻不代表正念。那麼,正念其實是什麼呢?
正念這個字源自於佛教,指專注於當下,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心理狀態。佛教相信修習正念是能幫助人離苦得樂的八正道之一。根據上述講法,靜觀似乎是一種宗教活動?
不,其實現代的靜觀應用早已演化到與宗教關係不大。
靜觀如何成為心理學新寵兒?
在上世紀末,喬‧卡巴金博士(Dr. Jon Kabat-Zinn)將正念引入心理學範疇。他創辦的靜觀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透過八週的靜觀練習改善情緒及痛症,其中他歸納出七個修習的原則:非評估(non-judgmental)、接納、信任自己、非用力追求、耐心、初心、順其自然。
正如他的著作所講,生命是充滿痛苦的(Catastrophe),因此我們更需要訓練自己的身心智慧去面對當中的壓力、痛楚與病患,而靜觀就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後來靜觀進一步融入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成為第三代CBT之一的靜觀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專門針對治療情緒病。
靜觀是回到內心島嶼的鑰匙
在日常生活中,城市人需要面對不同面向的壓力,容易與當下脫鉤,更會與自己的呼吸失去連結。因此,正念最基本的練習正正就是要專注留意自己的呼吸,讓自己從對過去與未來的擔憂重新回到當下,並學習聆聽自己內心的變化。
一行禪師曾形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讓你可以好好休息的島嶼,而正念就是回到這個島嶼的鑰匙。
情緒激動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想法和情緒牽著走,像泥足深陷。修習正念就是覺知到想法和情緒的存在,然後有意識地讓自己回到當下。久而久之,當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時,雖然還是會有情緒,但因為對自己的內在情況更了解,我們自然更能安然面對。
靜觀在心理諮商的應用
要發揮靜觀的最大效果,最理想當然是靠日常的練習。不過平日在補習室裡,靜觀也有其特別的功用。尤其對於較習慣用頭腦主導的案主,一般較難接觸到自己的情緒。透過簡單的身體掃描練習,案主能覺察提及事件時身體的變化,從而找到線索接觸此時此刻的情緒。
在另一方面,當案主有機會接觸創傷事件時,往往會勾起當時未處理的感受,引導式的呼吸練習也能做到快速穩定情緒的作用。
為自己和外界留一絲喘息空間或許不是我們的習慣,但靜觀就是要打破我們的自動導航模式,讓我們能真正與自己接觸❤️
本文連結: https://m.psyctest.cn/article/7yxPYZdE/
原文如有轉載時請以本連結形式註明作者及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