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职业规划的重要工具

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职业规划的重要工具

在职业规划和人才测评领域,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Strong Interest Inventory, SII)是一项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测评工具。自192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斯特朗(Edward K. Strong, Jr.)首次推出以来,该量表不断完善,为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本文将系统介绍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的发展历史、结构内容、应用意义、实际价值以及获取方式和替代方案。

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的起源与发展

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是职业兴趣测评的开创性工具,其最早的版本通过编制涵盖多种职业、学校科目和娱乐活动的问卷,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群进行测评,筛选出能显著区分特定职业人士与普通人的题目,从而编制成量表。通过将被试在各方面的兴趣分数与某种职业从业者的分数进行比较,量表能够准确测量被试的职业兴趣倾向。

最初的量表共包含399个项目,男性被试可分为54种职业兴趣类型,女性被试则为32种。后续的多次修订使量表更加科学化和普适化。1968年和1972年,坎贝尔(D.P. Campbell)主持修订工作,引入了基本兴趣量表(BIS)和一般职业主题量表(GOT),将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RIASEC)融入其中,并更名为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问卷(SCII)。这一版本进一步增强了量表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性。

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的结构与内容

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通过多层次的测评内容,为被试提供全面的兴趣分析。以下是其主要结构:

  1. 一般职业主题量表(GOT)
    基于霍兰德的六大职业兴趣理论(RIASEC),包括实际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传统型(C),帮助测评者确定职业兴趣的总体方向,这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的RIASEC模型相吻合。
  2. 基本兴趣量表(BIS)
    包括一系列在统计上高度相关的题目,反映个体在科学、管理、艺术等具体领域的兴趣倾向。
  3. 职业兴趣量表(OS)

......

内容未完,继续阅读?

成为 VIP 解锁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 https://m.psyctest.cn/article/gq5AMV5O/

原创文章如有转载时请以本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保留出处。

相关推荐

💙 💚 💛 ❤️

如果网站对您有所帮助,有条件的朋友愿意打赏,可以点击下方打赏按钮赞助本站。赞赏款项将用于服务器、域名等固定支出,我们会定期将您的赞赏更新到赞赏记录中。您也可以通过点击网页上的广告这种免费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存活下去,让我们能够持续创作更多优质内容!欢迎您将网站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感谢您为本站出一份力,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