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竟然有公式? 5個關鍵定律增加人生勝率!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夠成功,而有些人總是碰壁呢?是因為他們有什麼特殊的天賦或運氣嗎?還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什麼秘密的方法或技巧呢?

其實,成功並不是一個神祕的東西,而是有一套科學的公式和規律的。這就是巴拉巴西教授在他書《成功竟然有公式》中向我們揭示的驚人的真相。

巴拉巴西教授是美國物理學家,以網路理論研究聞名。他和他的團隊利用了大數據、數學和物理等多種工具,對各領域的成功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發現了5種通用的成功定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並實現成功。

這本書不僅有嚴謹的科學依據,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案例,讓我們一邊欣賞著成功者的風采,一邊學習成功的智慧。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成功不是你自己的表現,而是你所屬的社群給你的獎賞。這些獎賞可以是知名度、銷售量、收入、引用次數等等,它們都反映了你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價值。

「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你自己或你的表現本身,更在於人際、在於眾人對你的表現有何感受。」

《成功竟然有公式》作者,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成功5大定律

巴拉巴西教授給了以下5個成功定律:

**1、如果你的表現很容易被評判,那麼你的成功取決於你的表現;如果你的表現很難被評判,那麼你的成功取決於你的人際網絡。 **

如果表現容易判斷,如學術或體育成績,那麼實力和抱負能突破外在的限制。 (例如無論學校提供怎樣的教育,優秀的人就是會繼續保持優秀。)如果表現難以判斷,如藝術,那背後無形的人際網絡才是成功的因素。 (想真正達到夢想,需要尋找可以加速前進的樞紐,如社交的橋樑,而不是一步一腳印。)

**2、你的表現有一個上限,但你的成功沒有上限。當你的表現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時,你的成功就不再取決於你的表現,而是取決於一些你無法控制的隨機因素。 **

一旦人的表現接近上限時,「表現如何」就不是關鍵,反而是個人無法掌控的隨機性,如面試順序、對方的個人喜好等。

3、過去的成功x 適存度= 未來的成功

你的過去的成功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機會和資源,讓你更容易獲得更多的成功,這就是所謂的優先連結效應。但是,你也需要有足夠的適存度,也就是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和變化,才能維持你的成功。

4、雖然團隊的成功需要多元性和平衡,但功勞只會屬於特定的人

團隊的功勞歸誰,不是基於個人真正的表現,而是別人覺得怎樣。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貢獻和作用,但是在外界的眼中,只有一些人會被認為是團隊的代表和領導者,他們會獲得更多的聲譽和獎賞。這是因為人們傾向於把複雜的事情簡化,把功勞歸於最顯眼或最熟悉的人。

5、堅持下去,成功隨時都可能到來

如果說前4個成功定律讓人覺得自己身不由己,那第5定律突然就像一盞明燈。大多數人認為成功是屬於年輕人的,彷彿過了特地年齡(如30、40歲後),成功就會漸行漸遠。然而作者認為人的創造力並不受年齡限制,關鍵在於執行力/生產力,人的創造力並不會隨著年齡而衰退,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持續產出高品質的作品,以及你是否能夠利用你的人際網絡和團隊合作,放大你的影響力。只要你不放棄,你隨時都有可能成功。

「你成功的機率,與你的年紀無關,而在於你是否願意反覆嘗試突破。」

成功的公式: Success = Qr (Q:將點子轉換為產品的能力; r:創意的點子)

而最有趣的是,人的Q係數是一輩子無法改變,卻會因為從事的職業而不同。只要找到與我們Q係數合拍的職業,然後堅持下去、發揮才華,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幅提升。若充分利用人際網絡/團隊合作,更能讓Q係數發揮作用,繼續前進。

這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它讓我們看到了成功背後的科學邏輯,也讓我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成功觀和行動方案。

作者在結語時,列出在這個不公平的社會裡,如何協助他人成功:

首先,我們身邊有太多值得成功的人,我們要試著成為啟動成功大門的第一股動力。

第二,在自己的人際網路裡,我們可以協助那些能見度低的人,幫助他們建立重要的連結。

第三,注意有哪些兒童受到環境阻礙,再幫他們推一把。

第四,體認到成功不是只靠表現,就能提供各種實用策略,協助那些應該要在未來成功的後起之秀。

真正成功的人,不是一味追求個人化的功成名就,而是懂得利用技能和影響力改善這個世界。

本文連結: https://m.psyctest.cn/article/JBx2Qj59/

原文如有轉載時請以本連結形式註明作者及保留出處。

相關推薦

💙 💚 💛 ❤️

如果網站對您有所幫助,有條件的朋友願意打賞,可以點擊下方打賞按鈕贊助本站。讚賞款項將用於服務器、域名等固定支出,我們會定期將您的讚賞更新到讚賞記錄中。您也可以通過VIP贊助支持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存活下去,讓我們能夠持續創作更多優質內容!歡迎您將網站分享推薦給您的朋友,感謝您為本站出一份力,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