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拖延症?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的經驗分享

如何克服拖延症?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的經驗分享

拖延症困擾了許多人,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分享瞭如何通過簡單的思考與準備方法,克服拖延、提高工作效率。從自言自語式思考到收集資料,本文為你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你擺脫拖延,提升生產力。


拖延症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難題,無論是在工作、學習,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會因拖延而影響效率和心理狀態。很多人面對重要任務時,總是想推遲到最後一刻才開始,甚至乾脆逃避不做,最終帶來壓力、焦慮和自責。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克服拖延?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分享了他的高效方法,幫助自己徹底擺脫拖延症。

拖延的根源:對任務的不熟悉

張朝陽坦言,自己曾經也是拖延症患者,常常把任務拖到最後才匆忙完成。後來,他發現自己拖延的真正原因是——對任務的不熟悉

“比如下週要寫一篇文章或準備一場演講,很多人會想著’還是等到最後一天再寫吧,今天先休息’,但實際上,真正讓我們拖延的原因是,我們對任務內容沒有清晰的認知,害怕寫不出來。”他說。

這種拖延背後的焦慮,往往來源於對任務的不了解。因為不熟悉,我們會擔心無法順利完成,於是不斷拖延,直到最後期限迫近,才被迫行動。

張朝陽的克服拖延秘訣:思考+準備

為了破解拖延症,張朝陽借鑒了一篇BBC關於拖延症的文章,並嘗試了其中提到的方法。他發現,只要在正式開始任務前進行深度思考和充分準備,就能極大地降低拖延的可能性。

具體方法:3步走

  1. 先放鬆,降低心理負擔:在正式開始任務前,可以先散步、深呼吸或者聽音樂,讓自己進入相對放鬆的狀態,避免因焦慮而抗拒任務。
  2. 自言自語式思考,理清任務內容:張朝陽建議,提前自言自語地思考任務的核心內容:“完成這個事情需要哪些步驟?”、“這個任務和已有的信息有什麼關聯?”……通過不斷思考和拆解任務,讓自己從陌生到熟悉,這樣當真正開始執行時,就不會再感到無從下手。
  3. 收集相關資料,形成思維框架:在思考的過程中,可以主動收集相關資料,並進行簡單分析。這樣不僅能加深對任務的理解,還能幫助大腦“熱身”,為後續高效執行做好準備。

從抗拒到主動,克服拖延的神奇效果

通過這個方法,張朝陽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工作習慣。他發現,當自己對任務內容有了深入理解後,不再害怕和焦慮,反而會感到興奮,甚至渴望立即執行

“當我們熟悉一個任務後,原本的抗拒感會逐漸消失,甚至會覺得充滿動力,迫不及待地想去完成。”張朝陽分享道。他強調,克服拖延的關鍵,不是逼自己立刻開始,而是先讓任務變得熟悉可控,這樣執行起來就會更順暢。

總結:克服拖延的關鍵步驟

如果你也飽受拖延困擾,可以嘗試張朝陽的方法:

先放鬆,降低焦慮感
自言自語拆解任務,逐步熟悉內容
主動收集資料,形成清晰的執行框架

當任務不再陌生,自然就不會再抗拒,甚至會興奮地想要盡快完成!

**📌 你的拖延程度有多嚴重?快來測一測! **

你是否經常拖延?你的拖延指數是多少?點擊下方免費測試,看看你屬於哪種類型的拖延者!

👉免費在線心理測試| 測一測你的拖延症程度
👉趣味測試:測測你的拖延症段位
👉拖延症在線測試:基於“一般拖延量表”評估你的拖延傾向

你是否也有拖延症?你會嘗試張朝陽的方法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連結: https://m.psyctest.cn/article/l8xOyEGw/

原文如有轉載時請以本連結形式註明作者及保留出處。

本文支援微信掃碼閱讀

相關推薦

💙 💚 💛 ❤️

如果網站對您有所幫助,有條件的朋友願意打賞,可以點擊下方打賞按鈕贊助本站。讚賞款項將用於服務器、域名等固定支出,我們會定期將您的讚賞更新到讚賞記錄中。您也可以通過VIP贊助支持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存活下去,讓我們能夠持續創作更多優質內容!歡迎您將網站分享推薦給您的朋友,感謝您為本站出一份力,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