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或動漫是一種富有表現力和創造力的藝術形式,它們通過不同的視聽手段,展現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人物是影視劇或動漫的靈魂,它們的性格特徵、心理活動、情感變化等,都會影響觀眾對作品的理解和評價。因此,對影視劇或動漫中的人物性格進行分析,是一種提高觀賞水平和審美能力的重要方法。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精準地剖析這些人物角色的性格呢? MBTI理論或許能為我們提供獨特的視角和方法。
基於MBTI理論的人物角色性格分析要點
MBTI,即邁爾斯- 布里格斯類型指標,它將人的性格分為16種類型,通過四個維度來進行區分:外向(E)與內向(I),代表著人們獲取能量的方式;感覺(S)與直覺(N),體現了人們收集信息的偏好;思維(T)與情感(F),反映出人們做決策時的依據;判斷(J)與感知(P),展示了人們對待生活和外界的態度。當我們運用MBTI理論分析影視劇和動漫人物性格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行為模式與能量獲取:仔細觀察角色的行為方式,看他們在壓力和挑戰面前如何應對,與他人互動時是主動熱情(外向E),還是更傾向於內斂思考(內向I )。例如, 《海賊王》中的路飛,總是活力滿滿地沖在最前面,積極主動地結交夥伴、挑戰強敵,典型的外向型人格;而《火影忍者》中的我愛羅,早期獨來獨往,習慣將想法和情感深埋心底,是內向型的代表。
- 內在動機與信息收集:思考角色內心深處的動機和目標,他們是基於現實的具體需求(感覺S),還是憑藉對未來可能性的憧憬(直覺N)來行動。像《名偵探柯南》裡的柯南,在破案過程中十分注重現場的蛛絲馬跡、證據細節,這是感覺型的體現;而《進擊的巨人》裡的艾倫,一心想要探索牆外世界的真相,追求人類自由的未來,充滿了對未知的直覺探索。
- 人際關係與決策依據:留意角色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觀察他們與家人、朋友、同事相處時,是更依靠邏輯分析和客觀判斷(思維T),還是更注重情感共鳴和他人感受(情感F)。比如《甄嬛傳》中的甄嬛,在處理與姐妹們的關係時,充滿了情感關懷,而面對敵人時,又展現出理性的謀略; 《瑯琊榜》中的梅長蘇,在謀劃復仇大業時,完全基於理性的佈局,思維縝密。
- 矛盾複雜性與生活態度:探究角色性格中的矛盾點和深層問題,以及他們過往的創傷或經歷對當下行為和性格的影響。同時,看他們在生活中是傾向於有計劃、有條理地安排(判斷J),還是更享受靈活應變、順其自然(感知P)。以《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斯內普教授為例,他復雜的情感和矛盾的行為背後,是一段充滿傷痛的過往;而《生活大爆炸》中的謝爾頓,有著嚴格的生活規律和行事準則,是典型的判斷型人格。
- 成長變化與人格發展:關注角色在故事進程中的性格成長和變化,看他們是否經歷了重要的轉折點,從而引發了人格類型的轉變或者同一類型下不同特質的強化。比如《花千骨》中的花千骨,從天真無邪的少女逐漸成長為心懷天下、堅毅果敢的妖神,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數碼寶貝》中的太一,在冒險過程中,不斷強化自己勇敢、擔當的性格特質。
- 符號意義與人格映射:思考角色在作品中所代表的符號意義和象徵,他們的性格與行為如何與作品的主題和信息相呼應,這種呼應又體現出怎樣的MBTI類型特點。例如《黑神話:悟空》中的孫悟空,他的勇敢無畏、反抗精神,映射出ENTJ(指揮官型人格)的特質,不斷挑戰規則,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作品所傳達的打破常規、追求自由的主題相契合。
通過以上這些基於MBTI理論的分析角度,我們能夠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性格和行為模式,為人物性格分析注入新的活力。
測一測: 9張圖片算透你的個性特徵以及心理性格
運用MBTI分析人物角色性格的具體步驟
想要藉助MBTI理論精準剖析影視劇和動漫中的人物角色性格,不妨遵循以下步驟:
- 細緻觀察言行舉止:在觀察角色的言行舉止時,要全方位關注角色的語言風格、動作習慣、表情神態以及行為方式。從MBTI角度來看,外向型的角色可能語言表達丰富、肢體動作較多;內向型的角色則可能言辭簡潔、動作相對內斂。感覺型的角色描述事物注重細節,直覺型的角色更愛抽象概括。思維型的角色語言邏輯嚴密,情感型的角色話語中充滿情感色彩。比如《老友記》中的菲比,她的言行充滿了奇思妙想,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舉動和言語,這符合她ENFP(競選者型人格)活潑開朗、充滿創意的特點。
- 深度剖析內心世界:在了解角色外在言行的同時,深入探究角色的內心世界至關重要。借助MBTI理論,我們可以從角色的情感傾向、心理狀態以及內心矛盾等方面入手。例如, INFJ(提倡者型人格)的角色往往內心世界豐富,有著強烈的理想主義和使命感,他們的情感深沉而內斂,內心可能時常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像《死亡筆記》中的夜神月,他內心渴望創造一個沒有犯罪的理想世界,但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卻陷入了與L的高智商較量和道德困境之中。
- 全面比較人物關係:分析角色性格時,將其與其他角色之間的關係進行比較是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MBTI理論,我們可以觀察不同類型人格的角色在互動中產生的化學反應。比如, ESTJ(總經理型人格)的角色在團隊中往往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注重秩序和規則;而ISFP(探險家型人格)的角色則更擅長與他人建立情感連接,關注他人的情感需求。在《權力的遊戲》中,瑟曦作為ESTJ型人格,在權力鬥爭中強勢果斷,試圖掌控一切;而珊莎在經歷了諸多磨難後,逐漸從一個天真的ISFP型少女成長為懂得權謀的人物,兩人之間的關係充滿了矛盾與衝突。
- 精準匹配MBTI類型:在完成前面三個步驟的分析後,結合MBTI的16種人格類型特點,為角色精準匹配最符合的類型。但需要牢記,MBTI類型只是一種分類系統,它雖然能幫助我們把握角色性格的大致傾向,但不能完全涵蓋角色性格的所有復雜性。例如,《鬼滅之刃》中的灶門祢豆子,她溫柔善良、堅韌勇敢,總是為他人著想,從MBTI角度判斷,她很可能是ISFJ(守衛者型人格) ,但她在面對危險保護哥哥時展現出的強大意志力和爆發力,又超越了傳統ISFJ人格的典型特徵。
借助MBTI理論,從多個角度對影視劇和動漫中的人物性格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與分析,能讓我們更透徹地理解角色的性格特點和行為動機,感受作品的魅力。
示例:《三體》中葉文潔的性格分析
以《三體》中葉文潔為例,運用MBTI理論進行性格分析:
- 觀察言行舉止:葉文潔理性、堅韌且果敢,言語簡練有力,表情沉穩,行動果決,善於解決難題,對科學技術充滿熱愛與執著。從MBTI維度來看,這種理性冷靜、注重內在思考的表現,體現出她內傾(I)的特點;對科學技術的執著追求,更傾向於從宏觀的角度思考宇宙問題,而不拘泥於現實細節,展現出直覺(N)的特質。
- 分析內心世界:葉文潔內心堅定,深知宇宙危機,無畏尋法。曾歷文革,內心痛苦內疚,期望人類未來不再重蹈覆轍。她在做決策時,更多地是基於自己對人類命運的思考和判斷,而非個人情感,這符合思維(T)的特徵;而她為了心中的理想,毅然向宇宙發出信號,尋求改變人類命運的可能,表現出判斷(J)的特質,有著明確的目標和行動方向。
- 比較與其他角色的關係:與三體人關係矛盾,對人類命運具責任感。與羅輯等角色關係糾葛,仍為共同目標合作。她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不輕易受他人影響,這也是內傾思維型人格的體現。
- 結合MBTI類型進行分析:綜合以上分析,葉文潔屬典型的INTJ(建築師型人格) 。 INTJ型人格的人理性獨立,善於分析推理歸納解決問題,有著強大的邏輯思維和對未來的前瞻性。葉文潔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對科學的執著,成為推動三體故事發展的關鍵人物,其行為和決策都體現出INTJ型人格的特點。
想知道自己的MBTI類型?立即參加PsycTest提供的免費MBTI性格測試。 PsycTest還提供了MBTI人格數據庫,可以查詢和投票您喜愛的動漫人物、歷史人物、名人明星、影視人物、文學人物等的MBTI人格類型。無論您是喜愛動漫遊戲、迷戀歷史人物,還是追逐明星八卦,都為您提供了全面的MBTI人格類型信息。 MBTI人格數據庫,讓您更深入了解您喜愛的角色和名人!
結語
通過MBTI理論這一獨特視角,我們能夠以全新的方式深入解讀影視劇和動漫中的人物性格,為作品賞析帶來更多樂趣和深度。當然,分析方法並非一成不變,不同的作品和人物有著各自獨特的魅力,需要我們靈活運用MBTI理論並不斷創新分析思路,從而挖掘出更多人物性格背後的精彩故事和深層內涵。
本文連結: https://m.psyctest.cn/article/zP5RJq5e/
原文如有轉載時請以本連結形式註明作者及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