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能量有限,通常,我们工作会随着时间拉长,愈来愈累;但有没有工作会让人「打完收工」后反而神清气爽?有的!这次就来谈谈愈做愈「不累」背后的秘密。我们理解「能量(意志力)是一个有限的系统」,但在这里,我要来「打破它」,聊一聊心理学上有点违反常理,令人不解的现象──心流。
首先,我要介绍一位来自匈牙利的心理学者,他被视为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者之一,我相信,他应该也是拥有最难拼音的心理学者,他的名字是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以下,我称他为米哈里教授。
心理学家发现,有种人精神能量源源不绝
米哈里教授在1970年代时发现:多数人工作一天之后筋疲力尽,但是,有些人会工作一整天之后,竟然还精神抖擞。你应该会疑惑:这些人不是在工作吗?应该会消耗能量才对啊?精神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他开始研究特别有「创造力」的人,例如顶尖运动员、音乐家、学者⋯⋯每个人都会提到自己有时候会有那些精神抖擞的状态,当时,米哈里教授访问了一位著名的钢琴作曲家,作曲家描述了他在创作时候的心情:
我会进入到狂喜的状态,在那个时候,我感觉不到自己,我好像根本就不存在,我的手好像跟我的意志无关,我坐在那里,带着崇敬和平静的心情,音乐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我手中流泻而出。It“flows”from my hand.
心流状态:效率、创造力高,忘记时间、饥饿
1975年,米哈里教授首次发表了他对于这个神秘现象的研究,并给它一个很传神的名字「心流」(flow)。
什么是心流?它是特殊的精神状态,当你在极度专注时,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创造力提高,让你忘记时间、忘记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不相干的身体信号。
一旦你从这个状态出来,你可能会觉得口渴、肚子饿,但精神依旧很好,心情也很愉快;换句话说,虽然肉体消耗了能量,心灵反而补充了能量,不只是在创作、运动领域,甚至在职场上,「心流」也有可能发生。
研究发现,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复且规律地进入「心流」状态,也能够提升你整体的幸福感(well-being)、生活质量,令你更快乐,生活更积极;如今,心流是「积极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要如何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目前研究归纳出以下五个条件:
- 你要热爱你所做的事。
- 你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对你做的事有主控的能力。
- 要有挑战性,但不会太有挑战,难度大概微微超过你当下的能力(10%)。
- 要有阶段性的回馈和奖励。
- 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知道大致的步骤。
这五个条件都具备的时候,你所做的事情,将更容易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有一个产业,完全理解这个道理,也运用这个道理来设计产品,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曾经使用过这产品,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是电玩游戏。
如果你曾经迷过电玩,你也许拥有废寝忘食、完全投入的体验吧!为什么打电动会有这样的魅力呢?
我们来一一检视:
首先,电玩很有趣,感官设计很刺激,故事性强,你会玩它,因为你喜欢;
二、电玩的设计上,让你很有主控感,得以快速上手操作;
三、电玩会设定难度,还会不断调升难度,让你觉得有挑战性;
四、过了特定关卡之后,你会得到奖励;五、你会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像是打魔王、搜集宝物、过关等。
发现了吗?这跟「心流」的条件完全吻合,难怪打电动那么引人入胜,还会上瘾;如果电动游戏能够按照心流的原理设计,让你获得心流的好感,给你更多动力,甚至主动想要玩它,我们是否能按照心流的原理,设计自己的工作呢?
好好思考一下,让工作变得像小游戏,「玩」翻你的工作,给自己设计一些乐趣,一边工作,一边进入心流状态。
进入心流状态,愈做愈不累,此时仍要依随番茄钟准则,定期休息?还是随着心流做多久是多久?
我想了一下,还真是个好问题。我认为,这要看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在创作过程中进入心流,你当然可以随着能量继续创作,但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说,「大脑」这部机器仍需要固定休息。
以我个人的经验,当身体习惯了某一种间歇模式,大脑反而更容易在该专心的时候进入心流,时间到了,大脑也会习惯性地自动「换档」,让你休息片刻。
所以,对于一般工作来说,我还是觉得「固定的休息」(番茄钟)很重要,而在专注的时间内,我们则要设法让自己达到FLOW。
透过5个练习,把工作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
英国程序员尼克‧佩林(Nick Pelling)在2002年发明了「游戏化」(gamification)一词,「游戏化」的意思是:
在非游戏的场合,譬如工作,使用游戏的元素,游戏化的目标并非找乐子,而是将游戏中吸引人着迷的元素,应用在非游戏的场合中,激励人们达到一定的目标,并感到有趣。
我也常常在工作中「找乐子」,譬如处理电子邮件,我会坐在书房里的电脑前,设定好目标,面对每天上百封email,并非每一封都要回复,一见到满满的inbox,我会把VIP的电子邮件放入文件夹内,每十封email为一个单位,给自己半小时回复,「按马表」是非常必要的仪式,不按就很容易分心,半小时KO这些电子邮件后,看到空空的邮箱,我就觉得神清气爽,然后,我会好好奖赏自己,譬如放空分神一下,或跟小孩玩,不准让自己看屏幕。
于是,明明是例行琐碎的工作,一旦成了游戏,也能有「心流」的感觉,请留意,在你的生活里,什么时候会进入心流的状态?如何能够将心流状态复制到生活其他的地方?请透过以下导引练习。
1.专注时间
关掉手机与电脑的信息提醒。切断干扰源,给自己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
2.订定目标
为工作订定明确的目标,参考之前练习,试问自己:「如何知道我完成了?」
3.工作挑战
让工作有所挑战,而这挑战需要高出你的能力约10%。这样的难度下,你需要专注努力,又非完全达不到。
4.设定关卡
把给自己的挑战、执行计划和目标,明确定义出来。
告诉自己有几件事情要完成?关卡、里程碑在哪里?
愈清楚愈好,这是一天的任务,每天都做更新。
5.即时奖励
给自己设计即时的回馈奖励。例如:完成了小阶段,可以向同事或主管要回馈,或是自己好好犒赏自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