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我們常常會聽到「唉,真沒勁,幹什麼都沒意思」、「算了,就這樣吧,沒啥幹頭了」等話語,這是一種心理空虛的表現。
空虛心理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沒有信仰、沒有寄託、百無聊賴,或沉溺於牌九,或酗酒吸毒,或賣淫偷盜,或花天酒地、醉生夢死,如同行屍走肉。
首先,精神空虛是一種社會性疾病,它的存在極為普遍,當社會失去精神支柱或社會價值多元化導致某些人無所適從時,或個人價值被抹殺時,就極易出現這種病態心理。
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者成為機器的附庸,人與人的關係異化為僱傭關係、金錢關係,人的價值被利潤、買賣所代替,人們之間存在的只是一種物質交易關係。許多人因此生活在一個壓抑、緊張的環境中。每個人都面臨失業的威脅,今日不知明日事,許多人只好得過且過,用吸毒、放縱等方式來麻痺自己。
如今商品經濟為市場經濟帶來了活力,但它所具備的功利性與競爭性,又使得某些人為名利、競爭所累,這些人便成了金錢的奴僕。
‘笑貧不笑娼’,只要有錢,什麼都肯幹,什麼人格、國格、理想、貞操通通置於腦後。有些人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吃、穿、住、行都講究豪華氣派,但他們內心卻十分空虛。拿某個體戶的話來說:『我們窮得只剩下錢』。
其次,精神空虛的危害性非常大。毛澤東同誌曾說,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也即是說,一個人要有理想、有抱負、有志氣,才能迎接一切挑戰,有為於世界。然而精神空虛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會責任豈不是一句空話?就連他們的家庭及個人生活都會無法正常維持。社會上游手好閒之輩、酗酒嗜毒之徒充斥於大街小巷,為社會治安帶來極大問題。
精神空虛有礙於社會發展,也有害於人類發展,必須謹慎而待之。
透過測驗可以讓人們了解到空虛對人們心理的危害,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空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