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換標籤可發現更多內容!如果找不到您想要的內容,可以留言回饋,我們將盡快補充完善。
立即回饋
心理儲蓄帳戶:為什麼延遲滿足對我們這麼重要
當談到「心理儲蓄帳戶」時,我們並不是討論銀行裡的利息或投資基金。不,這個帳戶是我們自己心裡的一個特殊帳本,裡面存放著一種神奇的貨幣:延遲滿足。
當我們面對一塊美味的巧克力蛋糕,或是一台全新的遊戲主機時,我們的大腦會立刻產生強烈的慾望。這個慾望讓我們想要立刻享受眼前的快樂──畢竟,誰能抵擋住那誘人的巧克力味道或是遊戲世界的誘惑呢?
你可以把延遲滿足想像成一種心理上的「投資」。每當你選擇等待、克制眼前的誘惑,你就在這個帳戶裡存入了一些「心理金幣」。這些金幣不會在銀行產生利息,但它們會在你的心靈中累積利益。
心理學告訴我們,延遲滿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僅關係到我們的個人幸福感,也影響著我們的長遠目標和生活品質。
延遲滿足是什麼?
延遲滿足,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能否選擇暫時忍耐,以期待未來更大的回報。這不僅是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更是一種對未來的投資。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心理儲蓄”...
ABO性別:從Alpha到Omega,娛樂圈的“性格標籤”
你是否曾在社群網站上看過這樣的評論:「好A啊!」當你刷到某位酷炫霸氣的男/女性時,這句評價總是躍然眼前。那麼,為什麼「A」會用來形容狂拽酷炫的人呢?如果你聽過ABO性別,或許就能明白其中的奧妙。
ABO性別:三個字母,六種性格
ABO的命名來自三個英文單字的首字母:Alpha、Beta和Omega。這一性別設定將人類分為六種性別:
1、Alpha(α)男/女:霸氣、理性、行動派
Alphas個性鮮明,能量強大,常常以有決斷力的領袖形像出現。他們擁有很強的責任感與勇氣,是團隊中的核心人物。
娛樂圈的「大總攻」胡軍就是典型的Alpha。凌厲的眼神、霸道的氣場,不管是拍戲還是日常生活,他從頭到腳都散發出男A的氣息。
2、Beta(β)男/女:雌雄同體、踏實
Betas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執行者。他們團結、友善、腳踏實地,給人一種安穩、可靠的感覺。
娛樂圈中的「大姊大」寧靜也是典型的...
AQ是什麼?為什麼它比IQ和EQ更重要?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逆境類型,學習如何用四個步驟來提升你的AQ!
你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老闆突然給你一個重大任務,要求你在短時間內完成,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是抱怨、焦慮、恐慌,還是冷靜、思考、行動?你知道嗎,你的反應其實反映了你的逆境商數,也就是AQ。 AQ 是什麼?為什麼它對你的職場生存能力很重要?請繼續看下去,你會發現一些驚人的事實!
什麼是AQ「逆境商數」?
AQ,全名為Adversity Quotient,中文譯為逆境商數,是一個人在面對生命當中的困境時,思考、處理、忍受的能力。 AQ 越高,表示你越能適應和克服逆境,越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AQ 越低,表示你越容易被逆境打垮,越難在職場上立足。
提出AQ 概念的Paul Stoltz 博士根據AQ 將人分為三種:
1.放棄者(Quitters):較容易受到打擊、面對解決問題較無動力、無助感強烈、容易放棄。
2.紮營者(Campers):準備好面對挑戰但無法堅持,較偏好舒適的生活,...
你的社交電池還有電嗎?來看看你是否患上了社交疲勞!
社交疲勞,你中招了嗎? 煩躁、疲憊,不想搭理任何人?別急,我們來為你揭秘這個不快樂的罪魁禍首!快來看看五招輕鬆擺脫社交疲勞,讓你的生活重新充滿活力!
什麼是社交疲勞?
社交疲勞,就是你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導致你的「社交電池」耗盡,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來充電。這種情況在你重返辦公室後,可能會更加嚴重,因為你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社交場合,例如同事的閒聊、會議的安排、辦公室的休閒時光等等。這些活動本來是為了增進你和他人的關係,讓你感到快樂,但是如果你的社交電池沒電了,你會覺得這些活動很無聊,很累,甚至很煩。
心理測驗:測測你身邊有多少是有效社交呢?測試位址https://m.psyctest.cn/t/kVxrmX5A/
社交疲勞有哪些跡象?
那麼,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社交疲勞呢?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注意以下幾個跡象:
1.你是否常常感到煩躁,不耐煩,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
你有這9個特徵,別想當老闆!
九個不適合當老闆的特徵,快來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免費線上心理測試,測你的創業運作如何,測驗網址:https://m.psyctest.cn/t/KAGk0Z5P/
1.抗壓能力弱。
創業的過程充滿了風險和挑戰,如果你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那麼你很可能會崩潰,放棄,或做出錯誤的決定。
2、接受新鮮事物慢。
身為老闆,你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跟上市場的變化,如果你總是固執己見,不願意改變,那麼你很可能會被競爭對手甩在後面。
3、過於樂觀。
樂觀是一種美好的特質,但是過度樂觀就會變成盲目樂觀,如果你總是對問題視而不見,不去解決,那麼你的企業就會陷入危機。
4、凡事親力親為。
當老闆和當員工是完全不同的角色,你需要學會管理團隊,分配任務,而不是什麼事情都自己做,這不僅會讓你筋疲力盡,還會影響團隊的效率和士氣。
5、性格弱勢。
當老闆需要有強勢的個性和領導力,你需要能...
薩提亞溝通模式詳解:五種溝通姿態與一致性溝通
薩提亞溝通模式提供了一種理解人際關係的有力工具,幫助人們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溝通風格,並通過一致性溝通改善關係。本文將詳細介紹五種溝通姿態,包括一致性溝通的特點與實現方法,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
薩提亞溝通模式概述
薩提亞溝通模式是一種由著名心理學家維吉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提出的理論,旨在幫助人們識別和改善人際交往中的溝通方式。該模式通過觀察個體在壓力或衝突情境下的反應,揭示了五種基本的溝通姿態,包括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一致型。其中,前4種溝通方式被認為是不健康和不一致的,因為它們通常會掩飾或扭曲個人的真實情感。而一致型溝通則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溝通方式,它能夠幫助個體在表達自我時保持真誠,同時也考慮到他人的感受與情境。薩提亞模式認為,溝通能力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因此,改善溝通方式是實現個人成長和建立健康關係的重要途徑。
了...
應對社交焦慮的7 個實用技巧| 克服社交恐懼症從這裡開始
社交焦慮在現代社會中並不少見,許多人都會在特定的社交場合感到緊張。然而,對於那些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來說,這種焦慮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可能會感到害怕、緊張,甚至感到自卑,尤其是在與陌生人交流或參與大型社交活動時。
如果你正在擔心自己是否患有社交焦慮症,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自測工具來了解自己。比如,賽可心理提供的社交恐懼症自測量表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通過這類工具,你可以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幫助。
另外,賽可心理還提供了其他相關的心理健康評估工具,幫助你全面了解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在線自測工具:
-情緒自評量表:抑鬱-焦慮-壓力量表(DASS-21) :該測試能夠幫助你衡量自己在抑鬱、焦慮和壓力方面的情緒狀態。
SAS焦慮自評量表:這個量表專注於焦慮症狀的評估,適用於自我檢測焦慮程度。
PTSD症狀自評:創傷後應激障礙(PCL-C量表)...
戀人有抑鬱症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和相處?
“怎麼判斷戀人可能抑鬱了?”、“戀人抑鬱了我該怎麼做?”——抑鬱症是全球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影響了約5%的成年人。許多人並沒有被及時診斷或接受有效治療。如果你的戀人正經歷抑鬱症,作為伴侶的你可能會感到無助、困惑,甚至孤單。
和一個患有抑鬱症的戀人談戀愛並不容易。但通過了解症狀、保持溝通、適時尋求專業幫助,你們的關係依然可以健康而堅韌。
怎麼判斷戀人可能有抑鬱症?
你可能覺得戀人只是情緒低落、壓力大,但抑鬱症往往比表面更複雜。根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資料,以下是常見的抑鬱症表現:
對原本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
持續的悲傷、空虛、無望感
睡眠過多或嚴重失眠
精神狀態低迷,動作緩慢或焦躁不安
經常感到內疚、自責、無價值
在嚴重時可能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我傷害衝動
如果你懷疑戀人有抑鬱症,可以建議他們通過一些專業工具自測,例如:
PHQ - 9抑鬱症篩查量表免費測試
SDS抑鬱症自評量表免費...
如何用三環理論找到最適合你的事業方向?
三環理論不僅適用於企業戰略,也能幫助個人明確人生方向,通過結合自己的能力、興趣和價值,找到理想職業。探索如何運用這一方法實現職業生涯的突破和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你是否經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你是否想要找到一份既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又能讓自己充滿熱情,還能獲得豐厚回報的職業?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那麼你可以嘗試用三環理論來幫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什麼是三環理論?
三環理論是管理大師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一個方法,最初是用來幫助企業製定戰略方向的。柯林斯在他的暢銷書《從優秀到卓越》中介紹了這個理論,他通過研究了1435家企業,發現了11家能夠從平庸走向卓越的企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也就是三環理論中的重疊區域。
三環理論就是讓企業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 我們做什麼業務,是最擅長的,有可能做成世界上最好的?
2. 我們對做什麼...
標籤效應:如何用心理學提升自我認知與行為
標籤效應在心理學中是指個體在被賦予特定標籤後,傾向於按照這一標籤所定義的方式調整自己的行為。合理運用這一效應,不僅能激發個人潛力,還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本文將深入探討標籤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實際案例、應對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它來提升學習效果。
什麼是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指的是一個人在被賦予某種稱謂或標籤後,會傾向於按照這個標籤所定義的特徵來塑造自己的行為。這一現像源於個體對自我認同的調整,以及標籤對心理的引導作用。
標籤效應的心理學研究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曾提出:“人們一旦被賦予某種名稱,就會成為名稱所定義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通過一個實驗驗證了標籤效應的影響。
在實驗中,一批表現不佳、缺乏紀律性的士兵被要求每月給家人寫信,描述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勇敢作戰。半年後,這些士兵的行為確實發生了顯著改善,證明了標籤對個體行為的引導作用。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標籤效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