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社群軟體上看到一個熟悉的頭像,卻想不起他是誰?或是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人發了一條動態,卻發現你們已經很久沒有聯絡了?或是在人生中遇到一些困難,卻不知道該找誰傾訴?
這些都說明了我們的社交關係其實不全是真正的友誼。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友誼呢?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和維護友誼呢?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一下吧!
友情有七種層次
根據心理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的研究,人類的社交關係可分為以下七種層次:
- 最親密的朋友:這是你最信任、最了解、最愛護的那(幾)個人,可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好姊妹,或是陪你經歷過風雨的摯友。他們就像你的家人一樣,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第一個想到他們。
- 好朋友:這是你非常熟悉、非常關心、非常支持的那(幾)個人,可能是你在學校或工作中認識的同學、同事、同事。他們就像你的夥伴一樣,無論你有什麼想法、感受、困惑,你都可以和他們分享。
- 親近的朋友:這是你比較信任、比較了解、比較喜歡的那(幾)個人,可能是你在某些場合認識的朋友、老師、導師。他們就像你的導師一樣,無論你遇到什麼問題、挑戰、機會,你都可以向他們尋求建議。
- 社交圈裡的朋友:這是你經常一起玩樂、聚會、交流的那(幾)個人,可能是你在興趣愛好中認識的小伙伴、隊友、組員。他們就像你的玩伴一樣,無論你想要做什麼娛樂、參加什麼社交事件、體驗什麼新鮮事,你都可以和他們一起。
- 活動中的朋友:這是你偶爾一起參與某些活動、專案、任務的那(幾)個人,可能是你在健身房遇到的熟面孔、志工活動中碰到的合作夥伴、培訓課程中認識的同學。他們就像你的夥伴一樣,無論你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完成什麼任務、學習什麼技能,你都可以和他們互相幫助。
- 「方便」的朋友:這是你為了某些利益、目的、原因而結交的那(幾)個人,可能是你為了照顧孩子而加入的家長群、為了節省開支而和鄰居共享的資源、為了提升職場地位而奉承的上司。他們就像你的利害關係人一樣,無論你想要得到什麼好處、避免什麼麻煩、解決什麼難題,你都可以和他們交換條件。
- 點頭之交:這是你只是表面上有點聯繫、沒有深入交流的那(幾)個人,可能是你每天在路上碰到的鄰居、不常合作的同事、不熟悉的親戚。他們就像你的陌生人一樣,無論你有什麼心情、經歷、想法,你都不會跟他們說。
從這七種層次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社交關係能夠滿足我們不同的社交需求。最遠的關係只能給我們一些功能性的幫助,而從活動中的朋友開始,我們能夠感受到一些陪伴和歸屬,直到最親密的朋友,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情感和支持。
我們每個人都有複雜的社交需求,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可能都能把自己認識的人分到這七個層次。
你需要幾個朋友?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每個人對於友誼的定義和期望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有很多朋友,有些人只需要幾個知心的朋友。研究顯示,大約有一半的人認為有2到3個親密的朋友就夠了,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至少要有4到6個親密的朋友才滿意。
但不管我們想要多少個朋友,重要的是我們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特別是在過去兩年受到疫情影響的時候,我們更加意識到與他人保持聯繫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多麼重要。即使是和一個點頭之交打個招呼,也能讓我們感覺到自己不孤單。
如何建立和維持友誼?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社交關係更深入、更穩定,那麼我們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做一個真誠的自己和朋友
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敢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也要尊重和接受朋友的觀點和情緒。親密的朋友不需要說謊或隱瞞,他們會用真誠和坦率來幫助你認識和改善自己。 -
花時間陪伴和感謝朋友
我們可能常常忘記向最親密的朋友說聲感謝,也可能因為覺得和對方很熟悉而忽略了花時間相處。其實,友誼是需要用行動來維護和增進的,而且要用對方能感受到的方式來表達。你可以試著從對方的角度想想,他們喜歡什麼樣的禮物、活動、話題,然後主動邀請他們一起出去玩、吃飯、聊天。 -
設定合理的期望和界線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對朋友有一些不切實際或不公平的要求,例如希望他們能夠讀懂我們的心思,或是為了我們放棄自己的利益。這樣的期望往往會導致失望和衝突,所以我們要學會溝通和妥協,也要尊重和接受朋友的不同。例如:你可能會覺得如果朋友在乎你,就應該在你生日那天打電話給你;如果對方沒有這樣做,你可能會覺得他不重視你了。但其實,這個朋友可能有其他的事情耽誤了,或者他覺得發個訊息就夠了,或者他根本不記得你的生日。
友誼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之一,我們都希望擁有真正的朋友,也都想成為別人的真正的朋友。讓我們都努力學習如何更好地建立和維持友誼吧!
免費線上心理測驗
你會不會背叛朋友?
測試位址:www.psyctest.cn/t/6wd943xR/
你的友情虛偽指數有多高?
本文連結: https://m.psyctest.cn/article/k7xqvldZ/
原文如有轉載時請以本連結形式註明作者及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