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中的成功與滿意度往往源於我們對自身職業目標和動機的深刻了解。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教授埃德加·施恩(Edgar H. Schein)通過長達12年的研究,提出了職業錨(Career Anchors)理論,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框架。施恩教授通過對斯隆商學院44名MBA畢業生的長期跟踪研究,提出的職業錨模型已成為全球廣泛使用的職業測評工具,幫助個人和組織更好地理解職業動機、決策和發展路徑。什麼是職業錨(Career Anchors)?職業錨,顧名思義,指的是個體在職業生涯中形成的穩定自我認知和職業取向。它決定了我們對職業目標、角色以及職業發展方向的理解與選擇。職業錨反映了個體的核心價值觀和動機,幫助個人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做出與自身價值觀相符的決策。施恩教授認為,職業錨在個人職業生涯中佔據重要地位,並且通常在個人早期階段形成,隨著時間推移相對穩定。一旦個人...
在1913年,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 Jung)首次提出了性格的兩大基本類型:內向型(Introversion)和外向型(Extraversion)。榮格認為,人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可以被歸類為兩種不同的傾向,也稱為心理定勢。通過這一理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社交、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現。什麼是內向型和外向型性格?內向型性格(Introvert) :內向的人通常傾向於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世界,獨立思考,較少依賴外部刺激來激發能量。他們喜歡安靜的環境,在深度思考和自我反省中獲得滿足。雖然內向者並不排斥社交,但他們通常在社交後會感到精力消耗,需要時間恢復。外向型性格(Extravert) :外向的人更容易從外部世界獲得能量。他們享受社交活動、群體互動,常常充滿活力和積極性。外向者傾向於追求新鮮體驗和刺激,在活躍的社交環境中表現得更為自在。內向型和外向型:並非對立,而是光譜榮格的理論並非...
創傷後應激障礙自評量表(PCL-C),全稱為The 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 (創傷後應激障礙自評量表——平民版),是由美國創傷後應激障礙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TSD)行為科學分部於1994年制定的PTSD 症狀評估工具。該量表包含17個條目,旨在幫助人們評估是否存在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症狀。中文版的翻譯工作由姜潮教授、張傑教授及美國PTSD研究中心聯合完成,翻譯工作於2003年7月正式發布。什麼是PTSD?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創傷後應激障礙)是一種由極端創傷性事件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創傷事件包括但不限於戰爭、暴力事件、自然災害、事故、家庭虐待等,受影響的人常常會經歷焦慮、恐懼、情緒波動等症狀。 PTSD的症狀通常會影響到個體的日常生活,導致迴避行為、過度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