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換標籤可發現更多內容!如果找不到您想要的內容,可以留言回饋,我們將盡快補充完善。
立即回饋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判斷標準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判斷標準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時,在憲章中定義健康為:「健康乃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臻完滿(well-being)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
那麼哪些心理現象和行為表現是健康的或不健康的呢?身為大學生,我們有必要了解我國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判斷標準,以此作為對照。
1、人格完整
人格完整是指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表現在能力、氣質、性格與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各方面都能平衡和諧發展,而不存在明顯缺陷與偏差。大學生應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為;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即胸懷坦蕩,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2、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考力、實踐活動能力等的綜合層次。一般來說,大學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其智力的整體水準高於同儕,關鍵在於看大學生的...
全面了解自我效能感:影響、功能及GSES線上測驗指南
了解什麼是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以及其對個人行為和心理健康的影響。本文深入探討自我效能感的定義、影響因素、提升策略,並介紹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其線上測試,幫助你評估並提升應對挑戰的信心。
什麼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成功完成特定任務或目標的信心。最早由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定義為「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簡言之,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克服挑戰並達成目標的信念。
例如,“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Scale)中有一項問題:“即使別人反對我,我仍有辦法取得我所要的”,這反映了一個人在面對外界阻力時,對自身能力的自信。
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
根據班杜拉的理...
激動性憂鬱症:一種被忽視的情緒障礙,你了解嗎?
激越性抑郁症(A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抑郁症,除了情绪低落外,还伴有精神运动性激越和思想逃逸。这种病症的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安、烦躁、冲动、敌意等行为,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激越性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恐慌症和自杀行为有密切关联,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激越性抑郁症是什么
激越性抑郁症(AD)的全称是 Agitated Depression,也称为 焦躁性抑郁症。它是一种表现出焦虑、易怒、躁动不安等特征的抑郁症类型,与典型的低能量、迟缓型抑郁症相反。
激越性抑郁症是一种抑郁症的变异形式,它不仅包括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缺失、自卑、无望、自杀念头等,还包括激越的症状,如不安、烦躁、多话、踱步、拧手、爆发、破坏、冲动、敌意、冷漠等。这些激越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抑郁症患者试图通过外在的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或者是由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失衡导致的。
激越性抑郁症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正確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應重視以下幾個面向:
1. 標準的相對性
事實上,大學生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也並無明顯界限,而是一個連續化的過程,如將正常比作白色,將不正常比作黑色,那麼在白色與黑色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緩衝區域——灰色區,世間大多數人都散落在這一區域內。這說明,對多數大學生而言,在人生的發展過程中面臨心理問題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應積極加以矯正。同時,個體灰色區域也是存在的,大學生應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及時進行自我調整。人的健康狀態的活動是一個發展的問題,當一個人產生了某種心理障礙並不意味著永遠保持或行將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衝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決的。
2. 整體協調性
掌握心理健康的標準,應以心理活動為本檢視其內外關係的整體協調性。從心理過程來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協調體,這種整體協調保證了個體在反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的高...
6個自我管理習慣,讓你清楚認識自己,規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6個自我管理的習慣,讓你清楚認識自己,規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管理好自己最難!職場人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學習自我管理,包括如何控制心態、利用時間、設定目標、規劃財務等,這些都是職場人的基本素養。
古希臘哲學家Thales曾經提出一個問題:最容易的事情是什麼?最容易的事情是給別人出主意;最難的是什麼?最難的事情是管理好自己。這個問題在職場上也同樣適用。現在,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視自我管理的方法。許多職場新人在職場上感到迷惘無助,又希望在職場上有所成就,建議你從自己做起,養成以下幾個自我管理的習慣。
1. 心態管理。
面對職場中的各種變化和挑戰,選擇積極或消極的心態,會直接影響結果的好壞。自我心態管理就是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正向、平和的心態面對職場中的一切,以實現自己的職涯目標,最大化自己的價值。心態管理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
AQ是什麼?為什麼它比IQ和EQ更重要?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逆境類型,學習如何用四個步驟來提升你的AQ!
你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老闆突然給你一個重大任務,要求你在短時間內完成,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是抱怨、焦慮、恐慌,還是冷靜、思考、行動?你知道嗎,你的反應其實反映了你的逆境商數,也就是AQ。 AQ 是什麼?為什麼它對你的職場生存能力很重要?請繼續看下去,你會發現一些驚人的事實!
什麼是AQ「逆境商數」?
AQ,全名為Adversity Quotient,中文譯為逆境商數,是一個人在面對生命當中的困境時,思考、處理、忍受的能力。 AQ 越高,表示你越能適應和克服逆境,越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AQ 越低,表示你越容易被逆境打垮,越難在職場上立足。
提出AQ 概念的Paul Stoltz 博士根據AQ 將人分為三種:
1.放棄者(Quitters):較容易受到打擊、面對解決問題較無動力、無助感強烈、容易放棄。
2.紮營者(Campers):準備好面對挑戰但無法堅持,較偏好舒適的生活,...
心理學:是什麼導致了拖延症,拖延症如何改善?
你是否常常拖延一些重要的事情,卻又後悔不已?你是否想知道為什麼你會拖延,以及如何克服拖延的習慣?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拖延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它指的是在明知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症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學業成績,還會損害我們的自尊和幸福感。那麼,拖延症是如何形成的呢?有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拖延症呢?
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你解析拖延症的原因和解決策略,希望能幫助你擺脫拖延的困擾,提升你的生活品質。
拖延症的心理學原理
要改善拖延症,我們首先要了解它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心理學家們透過大量的研究,發現了拖延症的四個主要根源:情緒、時間、生物和人際關係。
情緒根源
情緒根源指的是我們在面對某些任務時所產生的不舒服或負面的感受,例如焦慮、恐懼、厭煩、抗拒等。這些感受往往源自於我們對自己或任務的評價,例如我...
寫日記有助於身心健康?科學實驗揭示了背後的原理
寫日記是一種常見的自我表達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也可以讓我們傾訴內心的感受。但你可能不知道,寫日記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它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減少我們生病的風險。
這項發現來自德州大學的心理學家Jamie Pennebaker的一項實驗。他邀請了一些志願者參與這項實驗,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的任務是連續四天,每天花15分鐘寫下自己最難忘的痛苦經歷,並寫下自己的感受;對照組的任務則是用這15分鐘寫下任何自己想寫的東西即可。
實驗結果令人驚訝:從第五天開始,尤其是到了第六、七天,實驗組成員的焦慮程度開始逐漸下降,甚至下降到原始水準之下,並且保持著穩定。更神奇的是,一年後,實驗組的成員看醫生的人數遠比對照組少,這說明,持續的寫日記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不僅是心理上的免疫,還有生理上的免疫!
那麼,為什麼寫日記會有這樣的效果呢? Pennebaker認...
維繫純潔友情的三重界線- 男女之間的微妙相處之道💑🚦
🌈 想知道男女之間的友誼怎樣才能純粹而美好嗎?來,跟著我們一起揭秘三重邊界!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和異性朋友相處得很好,卻不知不覺地產生了一些微妙的感覺?或者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你的另一半和異性朋友走得太近,讓你感到不安和嫉妒?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那麼請繼續看下去,因為今天我要告訴你,如何維繫一段純潔的男女友情,不讓它變成愛情或敵意。
在這個多元而開放的社會裡,男女之間的友誼雖然寶貴,但也充滿隱憂。如果你不懂得把握分寸,你可能會失去一個好朋友,或是傷害到一個愛人。所以,你必須知道,男女之間的友誼有三個重要的邊界,只要你能夠遵守這三個邊界,你就能享受到友情的美好,而不會陷入尷尬和麻煩。
維繫純潔友誼的三重邊界
01、只需傾訴? NO!
在困難時找人傾訴沒錯,但當你選擇異性朋友傾訴時,小心了!突破邊界的第一步就是找對方傾訴,但你知道嗎?這可能會讓對方潛意識地將你與現有關係對比...
你的社交電池還有電嗎?來看看你是否患上了社交疲勞!
社交疲勞,你中招了嗎? 煩躁、疲憊,不想搭理任何人?別急,我們來為你揭秘這個不快樂的罪魁禍首!快來看看五招輕鬆擺脫社交疲勞,讓你的生活重新充滿活力!
什麼是社交疲勞?
社交疲勞,就是你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導致你的「社交電池」耗盡,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來充電。這種情況在你重返辦公室後,可能會更加嚴重,因為你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社交場合,例如同事的閒聊、會議的安排、辦公室的休閒時光等等。這些活動本來是為了增進你和他人的關係,讓你感到快樂,但是如果你的社交電池沒電了,你會覺得這些活動很無聊,很累,甚至很煩。
心理測驗:測測你身邊有多少是有效社交呢?測試位址https://m.psyctest.cn/t/kVxrmX5A/
社交疲勞有哪些跡象?
那麼,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社交疲勞呢?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注意以下幾個跡象:
1.你是否常常感到煩躁,不耐煩,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