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蹉。”
這首被廣泛傳唱的明日歌,生動地描寫出了許多人做事「拖延」的生活狀態,說明了總是拖延無法成就大事。
「為什麼我知道拖延很糟糕,但還是會繼續拖延?」相信你也曾在某一刻為此懷疑人生,被拖延症困擾你的工作甚至日常生活。
即使你是一個井井有條或充滿幹勁的人,你或許都曾發現自己難以抗拒社交媒體或網絡的誘惑,而推遲本來要做的事情或休息時間。如果你在步步進逼的限期前苦苦掙扎,為自己沒有提早開始而感到內疚或壓力大,或許你並不適合成為一位「拖延藝術家」。
不少人常常將懶惰與拖延症混為一談,以為拖延會使人變得懶惰,反之亦然。但事實並非如此。與懶惰的人相比,拖延者通常會有長期拖延的情況,而這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拖延症作為生活方式的主要部分,甚至演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拖延症的負面影響可能像拖欠帳單或稅單一樣直接明了,但當引起高度的壓力或焦慮,拖延的習慣便可能影響心理健康,嚴重者更會導致家人、朋友或同事的不滿,損害社會關係。
心理學不會將你的拖延習慣歸咎於單純的毅力不足,拖延的行為背後,更受千絲萬縷的心理因素影響。
事實上,當面臨快要做的決定或要完成的事情時,自我控制(self-control) 是推動我們完成事情的決定因素,而自我控制的能力則受到動機(motivation) 及途中遇到的挫折( discouragement) 所影響。
雖然動機一般來自於期望完成事情後的獎勵,一旦我們在過程中遇到比想像中更多的阻撓,我們便可能中途屈服於挫敗感。通常,我們可能會因為害怕失敗或其他的負面情緒(例如憂鬱或焦慮)而放棄努力。
其他類型的阻撓(hindrance) 可能會降低我們的動機。例如,當預期的獎勵太過遙不可及,可能會降低獎勵的價值,心理學家稱之為時間折扣(temporal discounting)。我們自然會被短期有回報的活動所吸引,而對一些長期或遙遠的獎勵失去興趣。獎勵時間及我們感知到的獎勵價值(perceived reward value) 之間的關係呈雙曲關係(hyperbolic),即是折扣率會隨時間降低。從這個理論可得,當我們知道越早可得到獎勵,所感知到的獎勵價值就越高。
你是個喜歡「拖延」的人嗎?一測便知。